低碳技術將成未來涂料市場新引擎
全球涂料網訊: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低碳經濟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第二大CO2排放國,一貫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專家預計,不同于大部分已經完成現代化進程的發達國家,我國碳排放的峰值期將在2030年至2040年間到來,這也體現出目前部分發達國家提出的所有經濟體均須承擔同等的碳減排強制性指標建議的不合理性。發展中國家應該承擔碳減排義務,但其額度分配必須是合理的,發達國家應在這一過程中提供資金與技術方面的支持。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我國政府雖然是在確保經濟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責任上面臨兩難選擇,但還是積極主動地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對外簽署一系列國際公約,明確承諾國家責任。1998年我國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2002年批準了《京都議定書》,2007年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
2.通過五年計劃的制定以國家意志確保減排和環保目標的實現“九五”規劃提出了節能率平均每年為5%,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含溫室氣體)的目標;“十五”規劃明確將節能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比率提到10%以上;“十一五”規劃則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減10%作為約束性指標。
3.2009年11月25日,溫家寶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明確了2020年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檢測、考核辦法。會議還決定,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性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等行動,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
這一切都表明,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當中,立足現實國情和發展需要,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積極行動,已經并將繼續在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發展低碳經濟這一領域取得切實的成效。
低碳技術創新化解“鎖定效應”的體現
創新系統對低碳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創造和傳播新知識;指引低碳技術探索的方向;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促進知識與信息的交流,創造外部經濟;推動低碳技術及產品市場的形成。在建設低碳創新系統的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創新過程中面臨著未來市場、技術潛能及政策與監管環境的不確定,由于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知識與信息的不完備性,企業的學習過程對于創新過程有關鍵作用。只有全面考量和處理低碳創新系統的各個要素,才能有效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其次,低碳創新系統的制度因素對創新速度和方向的影響,既包括法規與合約等正式約束,也包括社會傳統等非正式約束。創新系統建設需要將制度設計納入其中。
通過技術創新可以降低不確定性,提供替代方案,提高相關問題的解決速度并創造一系列正外部效應。所以,技術創新有助于克服系統中存在的碳鎖定或解鎖出更加清潔高效的新技術,即技術創新一方面受鎖定效應的制約,一方面又有助于鎖定效應的解除。為了促進低碳技術創新,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一是建立整體的技術創新系統。創新系統填補了知識與其內在技術可能性之間的差距,并使這些技術可能性符合市場需求。低碳經濟轉型要求現存社會經濟制度的創新,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迎合該需求的整體技術創新系統。一個技術創新系統必須包括所有影響其發展、擴散和應用的因素,主要分成三個方面:供應方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需求方的市場吸收能力;制度框架(包括宏觀環境穩定性、金融市場成熟性、風險資本可得性等)。與此相應,促進向低碳經濟轉變的創新也需要這幾方面的共同作用。其中,供應方面,技術發展和創新提升了向低碳經濟轉變的潛能,例如,實行技術升級,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開發新能源技術,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以提供必需的低碳排放或無碳排放的能源服務。需求方面,擴大市場對新技術的需求,提高新技術研發的動機和投資。制度框架方面,建立整體的低碳創新政策體制,提高政策工具組合的連貫性和整體性,關注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與長遠發展;設計向低碳經濟轉變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制度手段將低碳經濟轉變過程中產生的外部效益內部化;采用學習機制,提高制度的適應性。
二是適應短期的條件約束: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碳收集和儲存技術(Carbon Captureand Sequestration,簡稱CCS)可以在現有技術—制度框架約束下運作,也有利于促使當前主導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利益與低碳經濟的目標相一致,通過捕捉、儲存和管理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來緩解氣候變化危機。全球涂料網認為一般而言,碳捕獲主要是從火力發電廠等較為集中的碳源捕捉二氧化碳,碳儲存可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或者變成碳酸礦物。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保留了現有大部分能源基礎設施,如電網、生產和傳輸設備以及終端技術,其在碳鎖定的情況下是基本可行的。“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能源以煤為主,電力供應主要來源于煤炭發電,短期內從化石燃料轉變為替代能源是不現實的。CCS技術兼顧了現實條件和各方需求,有利于形成廣泛利益聯盟,對于碳鎖定條件下的低碳技術創新有推動作用。
三是實現長期的路徑突破:戰略利基管理。戰略利基管理(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是通過試驗為新技術創建和管理受保護的空間(利基)的過程,在這個空間中新技術得以運用和發展。(來源:全球涂料網)(更多資訊請登錄:全球涂料網 http://www.soutuliao.com/)
熱點資訊
|
|
資訊排行
- 3.88億元,神馬股份收購催化科技股權
- 高新區入選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名單公示
- 印尼對涉華聚丙烯均聚物啟動反傾銷調查
- 強強聯手!科慕與PCC簽署合作協議
- 2025年1月1日起滑石產品價格上調8%
- 投資7.3億,年產14.13萬噸高性能環保膠粘劑及
- 四部門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
- 投資約115億元,長鴻高科丙烯酸項目開建
- 美好同行 品位生活 三棵樹美好生活文創產品發布會圓
- 東方雨虹在伊拉克建筑涂料市場實現“零”的突破
- 20萬噸化工有機危險廢棄物資源化項目開工
- 史上最大規模!化工巨頭擬裁員7000人
- 雙鍵新材3135萬元現金入股富琪森30%
- 立邦出席2024汽車防腐蝕老化和緊固連接年會,共探
- 投資12億元,擎天涂料母公司建長三角總部